“高温、高温、高温……”连日来,我市高温预警频发,市民们进入“炙烤”模式。即使路面晒得发烫,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一辆辆公交车依然如常穿梭,准时准点地将乘客送往目的地,成为酷暑中不可或缺的“清凉使者”和“移动绿洲”。
在这背后,有一群荆门公交人——驾驶员和维修工,他们直面烈日“烤”验,挥汗如雨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,默默坚守在运营和保障一线。
车厢内的“掌舵者”:汗水浸透工装
清晨5时,上早班的公交驾驶员们已到岗。发车前,他们一丝不苟地进行车辆“三检”:轮胎气压、灯光仪表、刹车系统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确保车辆性能良好、安全上路。
检查后,驾驶员们迅速启动车辆,打开空调,为迎接第一批乘客营造清凉舒适的乘车环境。随着太阳升高,路面温度节节攀升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,强烈的阳光透过挡风玻璃直射进来,驾驶座成了“阳光直射区”。但驾驶员们始终双手紧握方向盘,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路况。
“高峰期车上乘客多,更要确保行车安全平稳。温度再高,安全这根弦不能松。”有着32年驾龄的3路公交车驾驶员张士华抹了把汗说。公交人深知,每一趟行程承载的是市民的信任和期望。面对高温,他们不仅没有丝毫懈怠,反而更加注重服务细节:在乘客上车时一句温馨的提示“慢一点,注意脚下”;在遇到老年乘客时主动搀扶,耐心等待他们坐稳;在骄阳似火的站台,尽力贴近站台边缘,缩短乘客暴露在烈日下的时间。车厢内凉爽舒适的环境与驾驶员汗湿的背影,形成了最动人的对比。
地沟里的“守护者”:无畏“蒸笼”挑战
如果说驾驶员是奔走在“火线”上的战士,那么维修工就是保障车辆健康的“幕后英雄”。在公交维修车间,尤其是车辆保养的地沟里,是高温天气下名副其实的“桑拿房”。发动机散发的滚滚热浪、焊接作业的火花飞溅,加之通风受限,让这里的温度经常飙升到50℃以上。
维修工们常常需要钻入狭窄闷热的地沟底部,仰头检查底盘等关键部位。汗水顺着眉梢、脖颈不停流淌,浸湿了蓝色的工装。为了尽快排查故障,保障车辆准点投入运营,他们常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。
“热是肯定的,但每一颗螺丝、每一个管路都关系到行车安全,再热也要保证检修质量。”市公交集团汽修钣金工周传军一边擦拭着满是汗水的脸颊,一边介绍,“高温天车辆负荷大,空调系统、电池组、轮胎等是重点检查对象,我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。”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,在“蒸笼”般的环境里挥汗如雨,精检细修,只为让每一辆公交车都能“精神抖擞”地驶上街头,服务市民。
高温酷暑,考验的是意志,彰显的是本色。荆门公交的驾驶员和维修工们,是最普通的劳动者,也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护航者。日复一日,在滚烫的方向盘上紧握安全,在闷热的地沟里守护安全。他们的汗水,洒在滚烫的路面上,滴落在精修的零件上,最终汇聚成市民安全、便捷、清凉出行的保障。致敬!向每一位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的荆门公交人。(通讯员:陈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