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> 公交动态> 荆门公交>
脱下戎装,他在岗位争当汽修“尖兵”
     日期:2025-08-01     点击量: 126  

我叫李特,今年32岁,是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,目前是荆门公交汽修公司的一名维修技师。2011年,19岁的我投身荆门公交,成为一名汽修工。半年后,怀揣着报国之志,我应征入伍,在武警机动支队服役了两年。军旅生涯不仅锻造了我忠诚、坚韧的品质,还让我与公交事业的缘分愈发深厚。退伍之后,我重新回到荆门公交,十年来始终如一的将部队作风融入工作岗位,在公交汽修的方寸间坚守着退役军人的初心。

以“迎难而上”的钻劲从汽修“门外汉”成长为技术骨干    

刚进入公交维修行业时,我对这一行完全是个门外汉,但军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始终支撑着我。为了攻克技术难关,白天我跟着师傅钻地沟、拆零件,晚上就对照图纸研究原理,密密麻麻的笔记写满了三大本。还记得第一次独立检修发动机,我连续在车间泡了3天,反复拆装几十次,直到完全掌握故障规律。正是凭借着这种如同在新兵连一般刻苦的训练,仅仅用了半年时间,我就能够独立承担班组任务,如今更是成为了公司新能源维修领域的“尖兵”。

以“冲锋在前”的担当守护市民出行“生命线”

军人的担当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。2022年寒冬的深夜,公司接到紧急任务,需要拆除400台公交车的报站器。我主动请缨,带领两名同事连续4天凌晨就穿梭于各个场站之间。即便双手被冻裂,我也只是哈口热气,然后继续投入工作,最终提前24小时完成了任务。去年夏天,一辆新能源车突发高压故障,为了不影响早高峰的运营,我连夜排查了12个小时,在40℃高温的车厢里精准定位了故障点。同事们都说:“只要有李特在,再紧急的活儿我们心里都踏实。”

以“敢闯新路”的锐气点燃团队创新之火

面对新能源车技术的不断变革,我带头攻坚克难,考取了高压电工资质,并总结出了“1小时响应 - 1天方案 - 1日回访”的服务模式。为了推广这些经验,我创建了“我爱修巴士”公众号,发布了多个维修故障案例视频,吸引了全国多名同行参与交流学习。去年,我参与研发的“涉水报警器”,运用电路知识和一些小配件,实现了低成本的技术创新,既解决了公交车涉水的问题,又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
脱下军装,我依然是一名战士,要在公交领域开启新的征程!未来,我将继续秉持“听党指挥”的忠诚、“敢打必胜”的信念,在汽修岗位上不断提升技艺、传承担当精神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退役不褪色”的庄严誓言,为荆门市民的安全出行提供坚实保障,为新时代公交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。(通讯员:李特)


荆门公交

BUS DYNAMI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