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点的街道还裹着层淡灰的雾,亿纬锂能厂区的路灯刚亮起,刘金凤就起床。她揉了揉眼睛,先往厨房走去,电锅里的小米粥正咕嘟着,卤蛋的咸香早已漫满屋子。她翻了翻他的排班表:“今天13路是早班,六点二十发车。想起郑家勇总说要让她多睡十分钟,想必此刻已经做好早餐,先出门了。”
晨曦车轮:载一程城市烟火六点四十五分,刘金凤驾驶的定制公交车已稳稳驶向亿纬锂能厂区,车厢内很快坐满了身着统一工装的员工。车灯划破晨雾,车内是另一派“晨间烟火”:有低头刷着手机的年轻人,有低声讨论着孩子成绩的父亲,还有悄悄打着盹儿的员工。刘金凤握着方向盘,行经路口,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身影浮现,她娴熟地将车速放得更缓,直到老人安全走过,才继续往前开。窗外的天慢慢亮起来,她所行驶的这条曾经平凡的道路,如今已发展成为荆门蓬勃的产业动脉。而她的这辆包车,在员工们心里,便是‘最靠谱的早班车’,也是最温暖的‘归家’信号。
午歇片刻:饭菜中的廿年絮语十二点十分,郑家勇刚结束工作便匆匆回家。推开门,熟悉的香气扑面而来。刘金凤已掀开保温桶的盖子,饭菜的热气袅袅升腾,瞬间模糊了她的眼镜片,也瞬间温暖了他的心。这短暂的午后,是他们一天中唯一的“约会”。“儿子昨天视频说,昆明学院的桂花开了,想让我们下次去看。”郑家勇咬了口卤蛋,指了指手机里的照片——儿子站在昆明学院的门口,笑得一脸阳光。“等他毕业,我们就去,我查了,那边的菌子火锅鲜得不得了。”刘金凤笑着说,指尖摸着口袋里的旧书信——那是2002年他们刚认识时,郑家勇写的:“我喜欢开公交,因为能载着别人的期待回家;我喜欢你,因为你懂我。”
夜归暖灯:为她亮起的港湾晚上十点三十五分,荆门的街头已经静了,刘金凤拖着疲惫的身子上楼,刚掏出钥匙,就发现门缝下溢出暖黄的光——是郑家勇留的玄关小灯。推开门,就看见小小的餐桌上,一只倒扣的碗正静静守候。掀开碗,热气腾地升起,驱散了周身的疲惫。她坐在餐桌前,窗外的月亮很圆,她想起二十年前结婚时,郑家勇骑着自行车带她去领证,从口袋里拿出一颗橘子糖,说:“以后每年七夕都给你买。”如今,每年七夕的糖还是那个味道,可他们的爱情,却像清晨熬了二十年的小米粥,越熬越浓。
灯火共守:无声的默契告白深夜十一点,刘金凤洗完澡,看见郑家勇还坐在客厅手里拿着她的护腰坐垫。“今天的车开得稳吗?”郑家勇抬头笑问,刘金凤走过去,把坐垫放在他的椅子上:“稳得很,比你当年教我学开车时可强多了。” 窗外的风掀起窗帘,吹过餐桌上的旧书信,吹过沙发上的护腰坐垫,吹过玄关那盏亮着的灯。对于公交夫妻来说,七夕不是鲜花与烛光,是凌晨熬的粥,是中午的半小时相聚,是深夜留的灯,是二十年里“我懂你”的默契。 他们是公交驾驶员,是彼此的“战友”,是儿子的“超人爸妈”。他们的爱情,藏在一条条公交路线里,藏在一个个公交站点里;更藏在每一次“慢点开”的嘱咐里,藏在每一天饭菜的香味里。
七夕将至,当许多情侣、夫妻都在期盼着一场浪漫的约会时,依然有一群人坚守在平凡的岗位,尤其是一线公交夫妻档。他们并肩作战,将对彼此的牵挂融入每一次安全驾驶和服务中,在流动的车厢与站台间书写独有的“浪漫”,将爱情诠释为“守护更多人的团圆”。这份浪漫,藏在方向盘的温度、乘客的笑容与城市的烟火里。在荆门市公交驾驶员队伍里,像郑家勇和刘金凤这样的夫妻还有15对。他们驾驶不同的线路穿梭于街巷,日夜守护着市民的出行,用“错时”的相守换来万家灯火。(通讯员:陈璐)